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汉阳太白楼

标题包含
汉阳太白楼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的高楼上空萦绕着翠绿的水雾,窗帘上映满了春天的水波与山峰的影子。看那枫叶变绿,小草蓬勃生长,这浓浓春意仿佛带着忧愁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的乌云深处,久久未归。
去完善
释义
1. 汉阳:现指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在古代,“汉阳”也可能指其他地点,如汉水之阳等地。 2. 太白楼:可能是纪念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的建筑物。 3. 翠霭:形容青山绿水之间的雾气。 4. 青枫:即枫叶。在秋天变红之前,枫叶呈绿色。这里可能暗示秋天快要到来。 5. 吴云:可能指江南一带的云彩。这里的“吴”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吴国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等地。 6. 暝:日落时分,天色渐暗。
去完善
赏析
《汉阳太白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在作品中通过对江上高楼、翠绿山水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首句“江上层楼翠霭间”,描述了江边的楼宇在绿意盎然的景色中若隐若现,突显出春日江畔的美景。接着的“满帘春水满窗山”则进一步描绘了窗外如帘的春水与窗内的青山相映成趣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紧接着的“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则为整首诗注入了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描述青枫与绿草携带着忧愁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遥远的吴地云端,暗含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之情。这里的“愁”并非实指具体的忧愁,而是象征人的忧虑和困扰,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阳太白楼》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绘古人饮酒作诗场面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59年,即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在这一年里,大唐帝国早已失去往日的繁荣和辉煌,政治腐化,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群玉虽才华横溢,却未得志,始终郁郁不得志。这使他更加向往古人豪放不羁的才情和风度。于是,他在汉阳江边的一座古楼——太白楼,借酒抒怀,写下了这首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之作。 此时的李白作为唐代大诗人,已经离世多年。然而他生前留下的千古名句,以及他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后世的楷模。李群玉在这首诗中,通过追忆李白的风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