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花

标题包含
赠花
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酒为了观赏花朵而酿制,花儿需要借助美酒的滋润才能愈发娇艳。别让这美好的时光过得太晚,让我手中的酒杯不空。如今金谷园已无人打理,通往桃花源的路也不通。纵然不能像露水般短暂美好,也要把握住生命的长度,随风而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花》: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题名为“赠花”的一首七言绝句。 2. 李群玉:唐朝诗人,字文山,澧州人。以进士及第,官至校书郎。 3. 酝:此处意为酿酒。 4. 花须趁酒红:花需要趁着酒的酿造过程开放。 5. 莫令芳树晚:不要让花的开放时间太晚。 6. 使我绿尊空:让我绿色的酒杯空空如也。 7. 金谷园:指的是晋代石崇的豪华庄园,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因其园林别致,园内广种花卉而闻名于世。这里用来象征花的美艳之处。 8. 无主:这里指金谷园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已经找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9. 桃源路不通:桃花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虚构仙境,相传陶渊明曾在其作品中描述过,这里的桃源路不通意味着无法寻找到这样的美境。 10. 纵非乘露折:即使不是采摘露水滋润的花。 11. 长短尽随风:意指花朵的生命终究会随着风而凋谢,意味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去完善
赏析
《赠花》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咏物抒怀诗,以花的生长与凋谢喻示人生哲理。本诗表达了诗人寄情于花的感慨和祝愿,同时也流露出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 首联“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点明诗歌主题:赏花需要酒的陪伴。诗人通过描绘赏花的情境,暗示了人生的短暂欢乐和美好的事物总需借酒消愁来助兴。 颔联“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错过美好时光的意愿。诗人担忧花儿凋谢得过早,导致自己空留遗憾。这样的忧虑揭示了诗人渴望抓住美好时刻的心情。 颈联“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是对金谷园和桃花源两处美好景致的想象与哀伤。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已远离现实生活,表达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痛。 尾联“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意味着即使没有人为摘取,花朵也会凋谢。这表明无论是否被人欣赏,花儿的命运终将随风飘落。诗人以此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可奈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花》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40年左右,也就是唐朝中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然而,文学创作依然繁荣,特别是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重要方式。 李群玉,唐朝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绝句。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杜牧、白居易等人齐名。然而,他的生平事迹却鲜为人知。据史书记载,李群玉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他曾担任过县尉一职,但因与上司不合而辞官。此后,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花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李群玉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精神气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