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标题包含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m_xo88
去完善

译文
在何处可以看到中国的壮美山河?在这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历史上的兴盛与衰亡发生了多少事情?这些事情多得说不清。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年轻的孙权曾经亲自披挂上阵,坚守东南地区的战争从未停止。天下的英雄中谁能称得上是他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生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
m_xo88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抒发豪情的宋词。 2. 京口: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下游。 3. 北固亭: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北固山上,为古代长江沿岸的军事要塞。 4. 神州:指中国。 5. 满眼风光:形容满眼都是美好的景色。 6. 千古兴亡:表示自古以来国家的兴盛和衰亡。 7. 悠悠:时间长久的样子。 8. 不尽长江:指长江水流无止尽。 9. 年少:年轻有为之时。 10. 万兜鍪:指代士兵,兜鍪即头盔。 11. 坐断东南:指占据东南地区的统治地位。 12. 战未休:战争不断。 13. 天下英雄谁敌手:指在群雄争霸中,谁能成为天下的霸主。 14.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15. 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示一个优秀的儿子应该像孙权那样英勇善战。
m_xo88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诗人借登临北固亭,遥望中原故土,感叹国家兴衰更替的历史变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点明词人立足之地和所望之景,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对国事的关切之情。“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两句借用长江的意象,将时间的长河与空间的浩渺相结合,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 下阕则以英勇善战的孙权为例,表达出渴望国家强盛的殷切期望。“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赞颂了孙权年轻有为、坚定抗击外侮的雄心壮志,表明在国家危难之际,应有更多的英雄挺身而出,共御外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国家的期待,希望当今的英雄能像孙权那样为国家竭忠尽智。 全词雄浑豪放,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代爱国词人的杰出才华。
m_xo8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164年所作。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的紧张局势,辛弃疾以抗金名将的身份投身戎马生涯,在战斗和政治生活中历经沧桑。在此期间,他既忧虑国事,又感叹自身壮志难酬。 在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下,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南宋偏安一隅,金朝统治北方的局面。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宁的生活并不能让辛弃疾忘记国仇家恨。他的北伐理想难以实现,使他愈发感到孤独与悲伤。同时,由于多次弹劾权臣秦桧引发的贬谪经历,使得辛弃疾倍感无奈和彷徨。 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望着远方江山如画,不禁勾起了他对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收复中原失地的信念。他以恢宏的笔调描绘出古代英雄的豪迈形象,以此激励人们勿忘国耻,共同奋发向前。
m_xo8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