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别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
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岭重叠,遥远的天际显得迷茫,即将分别又忧虑长久的离愁。一同欣赏盛开的红芍药,共享美酒。然而,分别的时刻总会到来,彼此惆怅不已,美丽的景色也无法驱散这份忧伤。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在潇湘之地相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川重叠远茫茫:指遥远的山川形成层层叠叠的屏障。
2. 别恨长:分别时的伤感或怨尤之情长久。
3. 红芍药花:指盛开的芍药花,通常用于庆祝离别或者宴饮聚会场合。
4. 共醉: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5. 惆怅:表示惋惜和忧郁的心情。
6. 烟景迥:烟雾笼罩下的风景,比喻离别的氛围。
7. 潇湘: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江,代指遥远的南方地区。
去完善
赏析
《欲别》一诗以山川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离别前的画面。首句“山川重叠远茫茫”描绘了离别的地点和环境,彰显了山水之远的意境。接下来的“欲别先忧别恨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别离的忧虑和哀伤,将情感推向高潮。
在第二联中,诗人用“红芍药花虽共醉”这句来表现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刻却因为即将面临的分别而显得越发悲伤。此处的“红芍药花”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爱情、友情和美丽的事物,这些美好的事物让诗人更加难以忘怀与友人的相处。
末两句“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惆怅”是诗人对别离的情感表达,也预示着分别后各自前途未卜的命运。同时,“潇湘”一词意味着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相聚,共同欣赏那美丽的风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依托,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诗歌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姚合的《欲别》作于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合在官场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他曾多次辞官归隐,但又因生活所迫而复出。这首《欲别》便是他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写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