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
危簷面长洲,晴雨各有趣。
滩鸣九霄珮,江泻千丈素。
笑问流玉师,岁月不知度。
心空忘境胜,力定得实悟。
师云住是间,非住非非住。
更问有句无,寒藤倚枯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雨飘摇的屋檐下面,是一望无际的长洲岛。晴天和雨天各有特色。浪花拍打着岸边,仿佛是天上的玉佩声;江水倾泻而下,如同千丈瀑布,气势恢宏。我笑着询问面前的老师:“时间是如何流逝的呢?”老师心中平静,忘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只有深刻的领悟。老师说:“我不在此地,也不在彼地。”再进一步询问有无诗句,但见寒冷的藤蔓依偎着干枯的树干。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和内容作诗。
2. 芳洲先生:这里指的是郑叔友,字润之,号芳洲。
3. 法云寺:位于江苏吴县,是一座古刹。
4. 流玉阁:法云寺内的一处楼阁。
5. 危簷:高耸的屋檐。
6. 长洲:古代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代长江下游一带地区。
7. 晴雨各有趣:在晴天和雨天时各有不同的美景。
8. 滩鸣九霄珮:形容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声音如同九霄神仙的玉佩声。
9. 江泻千丈素:形容江水流淌的样子像一条白色的绸带。
10. 流玉师:指代寺中的高僧。
11. 岁月不知度:形容僧人在寺中生活,忘记时间的流逝。
12. 心空忘境胜:心中平静便能忘记外界的美好。
13. 力定得实悟:通过坚定的意志力来得到真实的领悟。
14. 非住非非住:既不是完全居住在寺庙里,也不是完全不住在寺庙里,表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15. 有句无:指诗人是否能写出好诗句的问题。
16. 寒藤倚枯树:形容诗人此时的心境如同寒冷的藤蔓倚靠在枯树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表达出作者在寺中感悟自然之美的心境。开篇以“危簷面长洲,晴雨各有趣”描绘寺庙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生机。接下来,通过描述水声、水流等景象,表达出流动的时间感。随后“笑问流玉师,岁月不知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探索,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而“心空忘境胜,力定得实悟”则展示了诗人超脱心境的追求,以及在生活中实现真实领悟的决心。最后,通过向禅师请教关于生存和道义的思考,将诗人的心境推向更高的境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的美景和诗人的感慨。根据您提供的要求,我将为您创作一段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创作于宋朝,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此时,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书法、绘画、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诗人徐瑞正值壮年,他曾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因不满现实政治而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佛门圣地充满了向往,从而为这首诗的灵感来源提供了基础。
此外,这个时期的宋代佛教兴盛,许多寺庙都得到了朝廷的庇护和支持。法云寺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题诗。徐瑞在游览法云寺时,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