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成三首
蓬池旧草绿茸茸,爱酒清谈隐者风。
纵似步兵成底事,啸台依旧夕阳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的池塘边,绿意盎然的草地茂密生长;喜爱美酒和清净谈论的风雅隐士们,在这里享受生活。纵然有人效仿步兵侯的故事,但那个曾经隐居的地方——啸台,依然在夕阳下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蓬池:古代的湖泊名,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相传为夏禹所开凿。
清谈: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们崇尚的谈论文学艺术和人生哲理的风气。
步兵:指魏晋时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因其好饮酒并能写出优美的咏怀诗而被后人赞颂。
啸台:相传为阮籍喜游之地,因他常在此地长啸得名。
去完善
赏析
阮阅的《谩成三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这首诗中的“蓬池旧草绿茸茸”以自然界蓬勃生长的绿色为背景,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而“爱酒清谈隐者风”则展示了主人公热爱美酒、喜谈人生的潇洒风范,让人感受到了他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接下来的“纵似步兵成底事,啸台依旧夕阳中”则通过提及古时的文学家阮籍及其啸台遗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无常之感。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阮阅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领略到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高超技艺和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谩成三首》是南宋诗人阮阅所作的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这组诗反映了阮阅身处南宋末年复杂社会现实的个人感受和思考。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皇帝偏安江南,对北方失地态度消极。文人墨客在政治上屡遭排挤,普遍感到理想破灭、壮志难酬。
阮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深感怀才不遇,他虽进士出身,却未曾担任要职。于是他在闲适的生活中观察身边现象,以诗歌表达内心感慨。这三首《谩成》借咏史之口,针砭时弊,感叹国事衰颓和个人命运的飘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