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山
苍苍黄叶满闲亭,门对南山数点青。
过客不知兴废事,犹言汉县是高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满布的黄色落叶覆盖着悠然的凉亭,门对着南边的山脉些许绿意盎然。过往的游客不了解此地兴衰往事,还在谈论汉朝县城的高耸凉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亭山:诗题,一作“高山”,当指山峰险峻之地。
2. 阮阅:宋朝文人,字子骏,号竹坡居士,信安(今浙江常山)人。有《诗话总龟》传世。
3. 苍苍:形容颜色深青色。
4. 黄叶:枯黄的树叶,这里指秋天景象。
5. 闲亭:寂静的凉亭。
6. 门对南山:门对着南边的山。这里暗含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稼穑互为”的意境。
7. 数点青:几抹绿色。
8. 过客:过路人。
9. 兴废事:这里指朝代更替的事情。
10. 犹言:仍然说。
11. 汉县:汉代的县衙。
12. 高亭:可能是指古时的某个县名。
去完善
赏析
《高亭山》一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坐在被金黄色的落叶铺满的亭子里,面对不远处的山峰,领略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此诗也展示了诗人的历史视角和人文关怀,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痕迹。尽管过往的旅客可能不了解这里的兴衰往事,但他们依然记得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县城——高亭。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更揭示了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使人深思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亭山》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阮阅之手,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阮阅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他以文人雅士的身份,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阮阅已年逾古稀。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而屡遭排挤。后来他辞官回乡,开始潜心文学创作,对家乡的山水风光尤为钟爱。在高亭山一带,阮阅曾多次游历,登高望远,写下了许多描绘家乡景色的诗篇。
当时的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然而,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威胁到南宋的安危。阮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家乡故土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