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商卿

标题包含
再和商卿
近识城南吴市仙,千岩活句得真传。 令人向壁卧三日,悔我读书空十年。 樽酒细论还得否,风帆欲去独依然。 从今千里清秋梦,长在高山流水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期有幸结识了那位来自城南吴市的神仙人物,他那富于生气的诗句让我得以领悟到真正的传承之道。 我对这次相识感到激动不已,不禁想对着墙壁躺下三天三夜,为自己白白浪费了十年的读书时间而后悔莫及。 举杯共饮,细细探讨诗歌的创作心得,宛如是否还能找回曾经的感觉?但最后仍是独自扬帆,渐行渐远。 如今我的千里清秋之梦已长存在高山流水的身旁,愿我们共同珍惜这份美好的相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商卿:字立之,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门下弟子。他一生好游山水,工诗能文。 2. 近识城南吴市仙:此处的“城南”指的是浙江绍兴城外,而“吴市仙”指代的是晋代名士阮籍。阮籍的《咏怀》诗中有“逍遥游邺中,并观城南圃”的诗句。 3. 千岩活句得真传:孙应时以阮籍比喻商卿,认为他在诗赋创作上得到了名师的真传。 4. 令人向壁卧三日,悔我读书空十年:这两句是说听了商卿的诗,孙应时感到羞愧,后悔自己读书无功,浪费了时间。 5. 樽酒细论还得否:表示想和商卿一起饮酒畅谈,探讨诗歌创作的得失。 6. 风帆欲去独依然:暗示二人即将分别,但友情长存。 7. 从今千里清秋梦,长在高山流水边:表达了他希望以后也能像商卿那样在青山绿水中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再和商卿》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写给友人商卿的答诗。首联提到与商卿的相识,就像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感叹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颔联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才学,表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佩之情;颈联以劝酒和扬帆远航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愿他们的友谊如同高山流水般永恒。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商卿》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1年至1189年之间,此时的孙应时正值青年时期,担任地方官员,致力于国家治理和文化教育事业。 这个时期,南宋正面临着金朝的威胁,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孙应时在这个特殊时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孙应时以商卿的口吻,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有良好的治理,而良好的治理又离不开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他希望朝廷能够重视人才,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