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监酒
我已寒如水,君方冷似灰。
有才谁肯惜,无力可相推。
蒸水闻奇甚,糟邱亦旨哉。
皇华重同姓,第一望归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经冷得像冰一样,而你则冷漠如死灰。
有才华的人谁会珍惜,没有能力却只能互相推诿。
蒸水的味道很奇特,糟丘也充满美味。
同样来自华夏大地,我期待你能第一个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我已寒如水":指诗人感到寒冷如同水一样,表达了他的寒冷感受。
2. "君方冷似灰":指对方(孙监酒)也正感到寒冷如同死灰一般,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切之情。
3. "有才谁肯惜":形容有才能的人却不被重视,令人痛惜。
4. "无力可相推":指无法把对方从困境中推出,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心情。
5. "蒸水闻奇甚":指蒸水的奇特之处,这里可能是指某种酒的酿造过程。
6. "糟邱亦旨哉":糟邱是指酿酒剩余的渣滓,这句表示即使是这些渣滓也颇有趣味,表达了对酒的喜爱。
7. "皇华重同姓":皇华是指皇帝的车驾,这句是说两人都是皇家血脉,有相同的姓氏。
8. "第一望归来":表达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归来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送孙监酒》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项安世通过对孙监酒的送别,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孙监酒的期望与祝福。
首联“我已寒如水,君方冷似灰”,表达了诗人与孙监酒之间深厚的友情。这里的“寒如水”和“冷似灰”分别形容了诗人自己与孙监酒的心境。诗人以寒水和冷灰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友情。
颔联“有才谁肯惜,无力可相推”,抒发了诗人对孙监酒才华的赞美和对他的同情。诗人认为孙监酒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可惜的是,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在孙监酒困难时无法提供帮助的无奈之情。
颈联“蒸水闻奇甚,糟邱亦旨哉”,描述了孙监酒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里,诗人通过“蒸水”和“糟邱”这两个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孙监酒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生活中的惬意时光。
尾联“皇华重同姓,第一望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孙监酒的期望和祝福。在这里,诗人以“皇华”和“同姓”为喻,希望孙监酒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成功,成为家族的荣耀。同时,诗人也希望孙监酒能够早日回到他的身边,再次相聚。
总之,《送孙监酒》这首诗通过对孙监酒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孙监酒的期望与祝福。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孙监酒》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项安世所作,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是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年间,时局动荡不安,外患严重。然而,作为社会精英的士人阶层并未放弃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许多文人士大夫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和普通百姓,表现出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在项安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个时期,项安世的个人经历也颇富波折。他曾历任州郡官员,后因触怒权贵而遭贬谪,被任命为县令一类的小官。这一人生的曲折遭遇,使得他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项安世写下了《送孙监酒》一诗。他以送别友人、感叹人生为主题,通过描述友人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切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描绘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离别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些内容既展示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又反映了南宋文人阶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