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

标题包含
七夕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涂(854年-937年),字礼山,初唐时期著名文人。他的家世显赫,是范阳(今北京一带)的望族。 他在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文章诗词颇有大家之风。但科举之路颇为不顺,他曾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年七夕都在瑶轩度过,谁说秋天会有泪痕呢? 这只是人间的又一岁,并不妨碍天上的黄昏景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瑶轩:指华美的房屋。 2. 秋期:指农历七月七日。 3. 一周岁:一年。
去完善
赏析
《七夕》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景象。诗中提到了“年年七夕渡瑶轩”,表明人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庆祝牛郎织女的相会,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接下来的“谁道秋期有泪痕”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感慨:虽然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庆祝牛郎织女的相会,但现实中仍然有许多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情侣。 诗人接着写道:“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这句诗意味着,尽管人间的苦难和离散无法避免,但在天上的神仙们却能永享幸福与团圆。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总之,《七夕》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传统节日的描绘,表达出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和对现实生活中爱情遗憾的感慨。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唐代诗人崔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主题,描绘了七夕的景色和人们对爱情的渴望。 此诗创作于唐末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崔涂曾历经沧桑,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因此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在这首《七夕》中,他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爱情的赞美。 在唐朝末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权更迭频繁,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崔涂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墨客,自然会对现实社会充满忧虑。因此,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人世间爱情的美好向往,以此来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