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雨望花

标题包含
江雨望花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涂(854年-937年),字礼山,初唐时期著名文人。他的家世显赫,是范阳(今北京一带)的望族。 他在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文章诗词颇有大家之风。但科举之路颇为不顺,他曾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雨弥漫了江面,水位上涨,和风把客人留在了田野间,享受着梅花淡淡的香气。即使在这样的美景中,仍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避开秦国,不想回家的念头并非没有,每看到一朵盛开的花朵,都会让我的心肠痛苦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雨:即江水之雨水,也指春雨。 2. 望花:观赏花朵,这里指梅花。 3. 避秦:古代逃避秦朝的苛政,这里借指避世隐居。 4. 一度:一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江雨望花》描绘了一幅春光美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在雨中赏花的感慨。首句“细雨满江春水涨”描述了春雨绵绵、江水上涨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句“好风留客野梅香”则表现了春风和煦、梅花香气四溢的情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道:“避秦不是无归意”,暗示了诗人并非没有回乡之意,而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句诗既抒发了诗人无法回乡的无奈,又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一度逢花一断肠”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诗人每逢看到春花都会勾起思乡之情的画面,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雨望花》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虽然局势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文人墨客们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和困惑。 崔涂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在漂泊流离的生活中,他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的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抒发感慨、寄托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江雨望花》。 在这首诗中,崔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