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过汉江

标题包含
初过汉江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涂(854年-937年),字礼山,初唐时期著名文人。他的家世显赫,是范阳(今北京一带)的望族。 他在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文章诗词颇有大家之风。但科举之路颇为不顺,他曾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初过汉江》是晚唐诗人崔涂的一首描绘汉江水乡的诗。诗中提到了襄阳、岘亭和习家这三个地方。襄阳位于汉水上游,风景优美;岘亭则是襄阳附近的一处名胜古迹。在诗中,作者以襄阳和岘亭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岁暮时分的萧瑟景象。 诗的第三句“为报习家多置酒”中的“习家”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书法家——习凿齿。他在襄阳担任刺史期间,曾邀请文人墨客到家中聚会,饮酒赋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习凿齿一样,举办宴会,邀请朋友们共度佳节的愿望。 最后一句“夜来风雪过江寒”则描绘了汉江畔的夜晚,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景象。这种寒冷的氛围,与前面的“人物萧条值岁阑”相呼应,更加突出了汉江冬日时的寂静与寒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过汉江》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一首五言律诗,根据相关资料,这首诗大概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此时正值唐末,政治腐败,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把持朝政,而崔涂则在江湖之间奔波游历。在漂泊生涯中,他深刻体验到世态炎凉和民间疾苦,这为他观察生活、体察民情提供了便利。他的许多诗篇都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如《苦哉行》等。在漂泊江湖的岁月里,他曾游历长江南北,祖国壮丽的河山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也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崔涂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赋予诗歌深深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他的诗句中充溢着诗人特有的感情,他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