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方的冬天比南方寒冷,这让北方的人无比向往江南的温暖。如同化着淡妆的女子,她们有桃红色的腮红,白皙的脸颊,梨花的粉红点缀,共同构成了寒冷的冬日里,宛如梅花一样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江北:长江以北的地区,这里指代北方。
2. 南地:南方地区,这里指代南方。
3. 暖:温暖的地方。
4.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指代南方。
5. 断:割断、断绝。
6. 北人:北方的人。
7. 燕脂桃颊梨花粉:指梅花的颜色,以桃花、梨花作为比喻。
8. 寒梅:冬天的梅花。
9. 一面妆:相同的妆容。
去完善
赏析
《初识梅花》这首诗,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首句“江北不如南地暖”,通过对比北地和南方的气候差异,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同时暗示出梅花的坚韧与顽强。接下来的“江南好断北人肠”,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叹之情,以及对其芬芳香气的怀念和向往。
第三句“燕脂桃颊梨花粉”,是对梅花的生动描绘,用燕脂、桃颊、梨花粉等比喻,将梅花的美丽、娇媚、清丽展现得栩栩如生。最后一句“共作寒梅一面妆”,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生命,使其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风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识梅花》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崔涂之手,创作于贞元十四年(798年)左右。这时正值唐代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诗人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以偿地登上仕途。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远离尘嚣,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他在游历山川时,偶然遇到梅花而触发的灵感之作。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思考。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这种人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