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友人

标题包含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涂(854年-937年),字礼山,初唐时期著名文人。他的家世显赫,是范阳(今北京一带)的望族。 他在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文章诗词颇有大家之风。但科举之路颇为不顺,他曾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登高望远方,春天的离愁别绪萦绕心间。未能得到远方的消息,只能看着白鹤独自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友人:这里指的是送别朋友。 2. 崔涂:唐朝诗人。 3. 登高迎送远:指登上高处为远行的友人送行。 4. 春恨并依依:春天离别的伤感之情。 5. 不得沧洲信:无法得知友人抵达目的地的消息。 6. 空看白鹤归:只能看着白鹤归来,寓意友人的离去。
去完善
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登高迎送远”描绘了两人站在高处相互道别的场景,预示着即将踏上漫长的旅程。这里的“登高”既指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人生的巅峰时刻,意味着朋友之间的友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 次句“春恨并依依”表现了离别时的忧伤情绪。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痛感。这里的“春恨”并不是针对春天的抱怨,而是借春天的美好反衬离别的伤感。 第三句“不得沧洲信”暗示了友人在远方的消息难以得知,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沧洲”代指友人所在的地方,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让人不禁对友人的处境产生担忧。 最后一句“空看白鹤归”则通过观看白鹤归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这里的“空看”并非真的没有实际意义,而是一种虚写的手法,意在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得到慰藉,只能看着白鹤归来聊以自慰。 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对登高送行、春恨、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等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即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然而,崔涂并未直接描述这些社会现象,而是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来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创作《送友人》时,崔涂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出身贫寒,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和信念,用诗歌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在这个时期,唐代诗歌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许多诗人都在尝试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崔涂的朋友离他而去,使他深感痛惜。在这种情况下,他用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不舍,同时也勉励朋友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崔涂对友谊的珍视,也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现实生活充满困境,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