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彭传师无喧境壁

标题包含
题彭传师无喧境壁
尘外轩窗寓啸吟,胜游重到更情深。 湖山觌面浑相识,蜂蝶窥帘似见寻。 客路每歌归缓缓,岁华亦叹去骎骎。 摩挲竹树论今昔,亲见栽时已欲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造(1012年-1067年),字天祚,号刚简,江苏高邮人。北宋官员、文人。 陈造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尘外的诗意之声寄托着我的歌吟,再次游览故地时情感更加深沉。 湖泊与山峦仿佛曾与我相识,蜜蜂和蝴蝶似乎也在寻找着我。 旅途中常常唱起缓慢的归乡之歌,岁月匆匆令人感叹不已。 抚摸着竹子和树木,感叹它们的过去与现在,仿佛亲眼见证了它们从幼苗成长为茂密的树林。
去完善
释义
1. 彭传师:南宋画家,与陈造有交情。 2. 无喧境:彭传师所画的一处幽静之地,即此诗的画名。 3. 尘外:尘世之外,指远离尘世的清幽之地。 4. 轩窗:窗户,这里指无喧境的窗户。 5. 寓啸吟:寄寓着豪放的诗文。 6. 胜游:优美的风景,也指旅游名胜。 7. 觌面:面对面,形容距离很近。 8. 浑:完全地,表示程度高。 9. 蜂蝶窥帘:形容繁花盛开的美景。 10. 见寻:探访,这里指蜂蝶似乎在寻找花的踪迹。 11. 客路:旅途,这里指诗人行旅在外。 12. 归缓缓:慢慢地回到故乡。 13. 岁华:岁月,年华。 14. 去骎骎:快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5. 摩挲:抚摸,轻轻触摸。 16. 竹树:竹子树木,此处代指园林。 17. 论今昔:回顾过去和现在。 18. 亲见:亲自见到。 19. 栽时:植树的时候。 20. 已欲林:已经快要变成树林了,形容树木长得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无喧境”指的是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发现的宁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感。首联描述了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创作诗词,表现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颔联以湖光山色为背景,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颈联则是抒发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尾联通过抚摸竹子树木来感叹时光飞逝,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岁月沧桑的感慨。整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流露出一种热爱自然、追求宁静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彭传师无喧境壁》是南宋诗人陈造在公元1168年所创作。当时陈造任平江府教授,闲暇时来到苏州彭传师的庄园游览。在这个宁静的园林里,他看到了彭传师的庄园美景和优雅的生活环境,心有所感,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描绘园林美景的诗篇。 陈造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南宋初期,历经战乱,对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然而在这首诗中,他却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画卷,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宁静的渴望。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苏州一带的庄园经济尤为繁荣。这些庄园往往拥有自己的田产、手工作坊和城市商业区,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圈。彭传师的庄园便是其中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园林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欣赏。而陈造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可以一展才华的机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