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桥仙

标题包含
鹊桥仙
远公莲社,流传图书,千古声名犹在。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人鱼旗袍
去完善

译文
远方主持的莲花社团,留存的图书传承千年,名声依旧显赫。后来有许多人继承前辈的遗志,但到我这却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还没抵达终点,先看到官方的介入,让我这个清白的人只能吃菜蔬过日子。希望在龙华的三次聚会中能与你们相遇,怎敢去效仿别人的两次聚会呢。
人鱼旗袍
去完善
释义
1. 远公莲社:指的是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土宗流派。 2. 流传图书:指历代流传下来的经书。 3. 千古声名犹在:指慧远大师及其创立的东林莲社的名声经久不衰。 4. 后人多少继遗踪:后世有很多人继承东林莲社的遗志。 5. 失惊打怪:形容吃惊的样子。 6. 西方未到:指没有达到佛国的境界。 7. 官方先到:官员(比喻功名利禄)来得比成佛还快。 8. 冤我白衣吃菜:表示自己被冤枉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9. 龙华三会:佛教传说,佛陀将在未来世的三次法会中再度现身说法度众生。 10. 怎敢学、他家二会:不敢学那些只追求世俗名利的人。
人鱼旗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鹊桥仙》以飘逸的笔法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慨叹和对友情的向往。首句“远公莲社,流传图书,千古声名犹在”提到东晋高僧慧远创建的白莲社,暗示自己和好友们虽身在红尘,但追求高尚品行的心志未改。接下来的句子“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流露出诗人感叹自己与前辈们的差距和命运的无常。 下片开始,诗人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心境:“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他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因此未能修炼成佛,反而遭受了不公的待遇。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信念,仍然期望能在未来的龙华三会上与友人重逢:“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这句词表明诗人坚定信仰,即使身处困境,也期待未来能够脱离苦难,重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词婉约动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人鱼旗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桥仙》是宋代词人张抡的一首描绘牛郎织女相会场景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59年左右,正值宋朝南渡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发。在这一年份前后,张抡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历任太学正、国子司业等职,但后因政治风波而被贬谪至江南一带。 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然而,张抡却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这首词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心态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人鱼旗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