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
玉殿珠帘尽卷。
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
谩惆怅、华胥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耸立在天际,春天的寒冷还显得有些清淡。
去年元宵节时,我曾陪侍在皇上的游宴之中,那时曾参加瑶池的宴会。
宫殿里的玉殿珠帘都被卷起。
聚集着众神仙,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岛和阆苑。
在五云深处,万烛光中,音乐之声响彻云霄。
时光荏苒,仿佛一瞬间,星移斗转,霜染白发。
今晚有谁关心我这个孤独的人,遥望远方的长安城。
可能是缘分还没有断尽。
只是感到惆怅,梦境短暂如梦幻泡影。
心中充满了幽怨,只有寒灯相伴,归雁声声。
去完善
释义
1. 双阙中天:双阙是古代宫殿前的高台,这里形容宫殿高耸入云。
2. 凤楼:指皇宫中的楼阁。
3.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即元宵节。
4. 宸游:皇帝出游。宸是指皇帝,游是指皇帝出游。
5. 瑶池宴:瑶池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池,这里指皇家宴会。
6. 玉殿珠帘:玉殿是指皇宫,珠帘是指皇宫中的帘子。
7. 五云处:五云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五种云彩,这里指皇宫中的神秘景象。
8. 万烛光中:万烛是指众多的蜡烛,这里形容皇宫中的明亮灯光。
9. 揭天丝管:揭天是指声音高亢,丝管是指弦乐乐器,这里形容音乐声高亢入云。
10. 驰隙流年:驰隙是指时间流逝如马奔跑,流年是指岁月,这里形容时间如马奔跑一样迅速流逝。
11. 星霜换:星霜是指一年又一年,换是指时间的更替,这里形容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12. 尘缘未断:尘缘是指与现实世界的牵绊,断是指断绝,这里形容与现实世界的牵绊还没有断绝。
13. 华胥梦短:华胥是指梦境,梦短是指梦境短暂,这里形容梦境短暂如梦幻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烛影摇红》是宋代诗人张抡所作的一首描绘宫廷宴会的诗词。诗中以烛影摇曳、灯火辉煌的场景,展现了宫廷宴会的繁华与热闹。同时,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昔日欢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句“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以双阙和凤楼的形象,描绘了宫殿的高大宏伟和环境的清幽。这里的“春寒浅”既是对宫中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回忆了过去在宫廷宴会上的欢乐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留恋。这里的“元夜”指的是元宵节,是一个充满喜庆与团圆的节日,而“宸游”则是指皇帝出游,象征着权威与荣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描绘了宫殿中的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这里的“玉殿珠帘”、“蓬壶阆苑”都象征着宫廷的奢华与神秘。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进一步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繁华景象,以及音乐、歌舞等艺术表演的盛况。这里的“五云”、“万烛”和“揭天丝管”都形象地展现了宫廷宴会的盛大与热闹。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这里的“驰隙流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如同马匹奔跑间的空隙,瞬间即逝。而“星霜换”则是指季节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诗人以孤臣的身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这里的“长安”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和亲人,而“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诗人以华胥梦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遗憾。这里的“华胥梦”是指美好的梦境,而“短”则意味着短暂与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烛影摇红》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是南宋词人张抡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8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宋室南渡之际。
在这段时间里,张抡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流落江湖。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张抡并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