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
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
不论林木与山川。白玉一时装遍。
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
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悠闲地欣赏瑞雪飘洒,这才知道大自然果然不偏不倚。无论是树木还是山川,都被这一时之间如白雪般的装扮给覆盖住。在记忆中寻找着梁园的美景,但是却不愿再坐上溯小溪的船只;趁着微醺陶醉之意,我梦见自己来到了神仙居住的仙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江月:词牌名,双调五十字,平仄韵互换,各四句。
2. 独坐闲观瑞雪:独自一人坐着欣赏祥瑞的雪花。
3. 造化无偏:大自然的创造不偏袒任何事物。
4. 不论林木与山川:无论树木还是山川都被白雪覆盖。
5. 梁苑休寻赋客:梁苑是西汉时期的文化胜地,此处指代文化场所。赋客是指以撰写辞赋为生的文人。休寻表示不要寻找这些人。
6. 山阴莫上溪船:山阴是指山的北面,这里借指寒冷的冬天。莫上溪船意味着不要在这个季节乘船游玩。
7. 三杯醉□意陶然:喝下三杯酒后,精神愉悦,心情畅快。
8. 梦后瑶台阆苑:梦醒之后仿佛来到了天上的仙宫。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是南宋词人张抡的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词。这首词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和宁静。
首句“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表现了作者独自欣赏雪景时的感慨。这里的“造化无偏”意味着大自然的恩赐是不分彼此的,每个地方都能享受到这样的美景。接下来的“不论林木与山川。白玉一时装遍”则具体描述了雪花覆盖了树木、山川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洁白如玉的衣裳。
下片“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则是作者的想象。这里提到了两个典故:一是梁园的文人墨客,二是王羲之在山阴的趣事。作者以此表达对雪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向往宁静的生活。最后一句“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表达了在赏雪之余,作者陶醉于美酒之中,甚至产生了幻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是宋代词人张抡所创作的。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尽管如此,作者张抡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瑞雪的景色,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