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
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动时思静暑思寒。尘劳扰扰间。翻云覆雨百千般。几时心地闲。
□□□,□□难。将□□□然。自然寒暑不相□。□□□地仙。
译文:
行动之时渴望宁静,炎暑时节期待寒冷。在尘世中烦恼不断。风云变幻,世事如烟。何时心灵才能得享闲暇?
悲欢离合,难以释怀。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自然界的寒暑并不相互干涉。恍若身处仙境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动:变动、变化。
2. 静:宁静、平静。
3. 暑思寒:指在炎热的夏天盼望寒冷冬天的心情。
4. 尘劳:烦琐劳累的事务。
5. 扰扰:纷乱的样子。
6. 翻云覆雨:形容反复无常或善于玩弄权术。
7. 百千般:形容多种多样。
8. 心地:心境;心情。
9. 将:用来。
10.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1. 寒暑不相干:指不受季节影响。
12.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寻求宁静的内心渴望。首句“动时思静暑思寒”意味着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向往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如同夏日渴望寒冷,冬日期待温暖。接下来的“翻云覆雨百千般”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使得心境难以宁静。
而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时才能找到内心的闲适与宁静?下阕的前两句则含蓄地暗示了只有在摒弃世俗纷扰、保持心灵的纯净,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最后三句是作者的解答:要像天地间的神仙一样超脱凡尘的困扰,与自然界的寒暑相和谐,让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这样的解答既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又流露出对于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南宋词人张抡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40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金国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在这一年里,张抡的人生际遇也相当波折。他曾因战争而离家,体验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然而,尽管生活在乱世之中,张抡依然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关心国家兴亡,渴望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充满了战乱与动荡。朝廷内部的权谋争斗、军事上的失利以及民众生活的困苦,都成为了张抡创作的素材。在这些时代背景下,他以词为载体,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期望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