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旅中偶记二十年前二诗因而有作
旧日重阳厌旅装,而今身世更悲凉。
愁添白髪先春雪,泪著黄花助晚霜。
客馆病余红日短,家山信断碧云长。
故人不恨村醪薄,乘兴能来共一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重九之时,我厌恶旅行与行装,如今我的境遇更加悲伤凄凉。忧愁使得我的白发如同春天的白雪,眼泪滴在黄花上,就像是在帮助它抵挡夜晚的寒霜。客居的病体让我觉得时光过得飞快,而故乡的消息却总是遥远无音。老朋友并不怨恨村里酒薄,如果高兴的话,他们能来一起共享这杯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寓意长寿。
2. 宇文虚中:南宋初期的官员、文人,本为金国官员,后来背叛金国投奔南宋。
3. 厌:对...感到厌倦或厌烦。
4. 旅装:行装,出门旅行时所带的衣物等。
5. 身世:指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状况。
6. 悲凉:悲伤而凄凉的心情。
7. 白髪:白头发,形容年老。
8. 先春雪:春天来临之前下的雪,这里指白发比春天的雪更早出现,暗示作者早衰。
9. 黄花:菊花,这里指晚开的菊花。
10. 晚霜:秋天傍晚的寒霜,这里比喻暮年之景。
11. 客馆:他乡的旅馆。
12. 病余:生病痊愈后。
13. 红日:太阳,这里象征时间短暂。
14. 家山:故乡。
15. 信断:信息中断,无法联系。
16. 碧云:蓝天上的白云,这里形容遥远的信息。
17. 故人:老朋友。
18. 不恨:不嫌弃。
19. 村醪(láo):乡村自酿的酒,味道淡薄。
20. 乘兴:趁着兴致。
21. 能:可以。
22. 一觞(shāng):古代盛酒的器皿,也用来代指喝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重阳旅中偶记二十年前二诗因而有作》是南宋诗人宇文虚中所作。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思念故乡和故人,表达了身世的悲哀和对友情的渴望。首联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过去和现在的境遇,凸显出悲剧性的变化。颔联通过白发、黄花等具体形象展示诗人的愁绪与哀伤。颈联中的“红日短”和“碧云长”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距离,使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尾联则抒发了希望友人来访共度佳节的愿望,表现出在孤独时刻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旅中偶记二十年前二诗因而有作》是南宋诗人宇文虚中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正值金国入侵中原之际,而宇文虚中担任河北招抚司参谋官,正身处战乱之中。
在这个时期,宇文虚中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的家族被金国俘虏,而他本人则逃过一劫,但从此与家人分离。此外,他作为南宋官员,还面临着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民族矛盾等问题。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金国的入侵使得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新建立的南宋政权并未完全稳固,面临着诸多内外问题。同时,由于战争的破坏,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宇文虚中的诗歌创作既有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