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石丈职方长春花

标题包含
和石丈职方长春花
舄奕红芳续,皇皇若竞辰。 尽居群卉右,独得四时春。 孤节寒方见,滂葩日又新。 笑梅侵腊候,欺菊冒萧晨。 值赋知均被,生成此特频。 咨咨偏惠意,天听杳难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骧(1038年-1104年),字子骏,号经纶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韦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壮丽的红色花朵继续盛开,就像竞相迎接早晨的阳光。 它们在众多的花卉中脱颖而出,独自享受四季如春的荣耀。 寒冷中更显其坚韧的品格,花开时更是日新月异。 在梅花逐渐凋零的腊月,它笑傲群芳;面对菊花萧瑟的清晨,它也毫不逊色。 在赋予生命的过程中,它得到了特别的眷顾,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的美好让人感叹不已,天地之间的倾听者却似乎遥不可及。
去完善
释义
1. 舄奕:形容盛大的样子; 2. 红芳:红色的鲜花; 3. 皇皇:灿烂的样子; 4. 竞辰:竞相绽放; 5. 尽居群卉右:位于各种花卉之上; 6. 独得:独自享有; 7. 四时春:四季如春; 8. 孤节:孤傲的气节; 9. 方见:出现; 10. 滂葩:繁茂的花朵; 11. 日又新:每天都有新的花朵开放; 12. 笑梅侵腊候:嘲笑梅花在冬天开放; 13. 欺菊冒萧晨:欺骗菊花在秋天开花; 14. 值赋:诗中的值就是“正当”的意思; 15. 知均被:知道这些都是平均分配的; 16. 生成此特频:这是特别频繁地生成的; 17. 咨咨:称赞的样子; 18. 偏惠意:偏向喜爱之意; 19. 天听:上天的听闻; 20. 杳难尘:深远难以到达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韦骧赞美长春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首先描述了长春花的绚烂如竞辰之景象,盛放在所有花卉之中,四季常春,独领风骚。接着描绘了长春花在寒冷的季节中展现出坚韧的品格,盛开的花朵每天都更新鲜。作者将长春花与梅花、菊花相比拟,凸显出它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提到对于长春花的赞誉,即它独得天恩,生成频密,生生不息。最后感慨于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长春花如此独特而美丽,但在感叹的同时也流露出些许遗憾,因为这种美似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整首诗通过对长春花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石丈职方长春花》是北宋诗人韦骧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时期,诗歌艺术也达到了高峰。 诗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际遇。他早年曾受到当权者的赏识,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如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然而,后来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被外放到各地担任地方官职。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民间的疾苦,对百姓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也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士人阶层热衷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交流。这一时期的诗人注重表现个人情感,抒发对社会现象的见解。韦骧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在《和石丈职方长春花》这首诗中,韦骧通过对长春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象征,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体验和文化素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