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宾主 宾中宾

标题包含
四宾主 宾中宾
平生心事结眉头,满面风埃鬓已秋。 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四宾主 宾中宾"是古人对酒肆宾客的一种称谓,与题目无关,在此不注释。 1. "平生心事结眉头":"平生"表示一生的意思,"心事"是指心中所想之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生都沉浸在心事之中,皱眉苦思的样子。 2. "满面风埃鬓已秋":"风埃"指风吹过的尘土,"鬓已秋"形容头发已经变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世事沧桑,满脸风尘,头发也已白发的形象。 3. "大底出门无伎术":"大底"表示大概、大致的意思,"出门"表示离家在外,"伎术"指的是技艺、技能。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离家在外,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困苦的情况。 4. "奈何今日路贫愁":"奈何"表示无可奈何的感叹,"路贫愁"形容走投无路,贫病交加的境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内心独白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诗人以“平生心事结眉头”起笔,生动地描绘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接下来的“满面风埃鬓已秋”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伤。诗人通过对自己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在生活困境中的无奈。最后,他以“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收尾,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与个人奋斗的无力感。整首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打动了读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宾主 宾中宾》是北宋僧人释正觉所作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89年至1094年之间,即宋哲宗元祐年间。 释正觉(1060-1117),俗姓李,为宋代著名的禅宗大师。他在少年时期便出家为僧,后拜临济宗杨岐派高僧五祖法演为师。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参禅生涯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位具有深厚佛学造诣和独特见解的禅宗法师。这首《四宾主 宾中宾》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当时,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以其强调顿悟、直指人心的修行方式,深受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百姓的推崇。在此背景下,释正觉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禅宗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四宾主 宾中宾》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修行过程中的四种关系:主客、宾主、宾中主和主中宾。其中“宾中宾”是指修行者在参禅过程中,虽然尚未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但已经开始领悟到一些禅宗的道理。诗人以此表达了禅宗修行的层层递进,以及人们在追求觉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