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郎给事送建茗
陆羽仙经不易夸,诗家珍重寄禅家。
松根石上春光里,瀑水烹来鬭百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陆羽仙人茶品高超难赞美,诗人与僧侣都珍视这份珍贵。在松树下的石头上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中,用瀑布之水来烹煮茶叶,以媲美各种花卉的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圣”,著有《茶经》一书。
2. 珍重:珍视,看重。这里指诗人对建茗(一种茶叶)的珍视。
3. 禅家:禅宗的僧侣或信徒。这里指重显禅师本人。
4. 松根石上:指松树下的一块平坦的石头,这里用来形容烹茶的地点。
5. 春光:春天的阳光,这里用来形容烹茶的时节。
6. 瀑水:瀑布的水流。
7. 百花:各种花朵,这里用来形容烹茶时产生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谢郎给事送建茗》是宋朝释重显所作,以陆羽《茶经》为背景,展现了禅宗诗人独特的审美和哲理思考。全诗表达出他对品茗的高雅追求,通过描绘松根石上的景致,以及用瀑水烹茶的情景,将品茗提升至艺术的高度,使得茶文化在这种氛围中熠熠生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郎给事送建茗》是宋代诗人释重显的一首咏茶诗。这首诗歌颂了建茗(建溪茶)的品质和风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郎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们从诗词的创作时间和时代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茶文化繁荣的时期。当时,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艺、茶道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兴起。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经济方面,茶叶贸易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性的茶叶市场;在政治方面,政府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社会方面,茶文化成为了人们休闲、交际的重要载体。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释重显的人生际遇。释重显是一位禅宗高僧,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佛教史籍中。据史料记载,释重显曾在宋代著名的禅寺参禅修行,晚年则隐居山林,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过显赫的地位,也有过颠沛流离的岁月。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建茗。建茗是宋代一种非常名贵的茶叶,产于福建建溪地区。这种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谢郎作为诗人的友人,特地为他送上这份珍贵的礼物,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赞美建茗的品质和风味,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