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

标题包含
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 叠嶂雨余泉眼出,澄潭风静钓丝垂。 城临古戍寒芜阔,路转荒村野彴危。 几处唱歌闻白纻,谁家酤酒见青旗。 蝶随游妓穿花径,犬吠行人隔槿篱。 桃李成蹊春尽后,鱼盐为市日中时。 桑麻万顷晴氛散,丝竹千门夕照移。 吟际岭云飞冉冉,望中垅麦秀离离。 烟迷乔木莺迁早,水满芳塘鹭下迟。 鹤盖翩然肯相顾,主人终宴岂知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亿(974年-1020年),字大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杨希闵是当时的名士,对杨亿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亿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郡斋休息之余还能做什么呢,尽情欣赏西亭美景吧。 雨后重峦叠嶂,泉水潺潺而出;平静如镜的池塘上,垂着钓鱼线。 城墙外,古老边防的草地上视野开阔;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木桥显得险峻。 几个地方传来白纻之歌,谁家在卖酒? 蝴蝶跟着歌女穿过花径,狗儿朝路过的行人吠叫,隔着木槿篱笆。 桃李争艳的春天过去之后,变成一条条小径,渔民和商人也在中午时分开始活动。 阳光驱散桑麻地的阴霾,傍晚时分,千家万户的音乐舞蹈也随着夕阳的移动而变换。 远山飘来的云朵悠悠降落,田里的麦子渐渐丰满。 绿树丛中的黄莺忙碌地筑巢,水边的白鹭迟迟不从荷塘上飞起。 车马队的伞盖翩翩起舞,愿意光顾这里,宴会的主人即使通宵达旦也不会感到疲倦。
去完善
释义
1. 郡斋:郡守的府第。此指作者任建州刺史时的官邸。 2. 退食:官员退朝就食于家,后来泛指闲居。 3. 西亭:西面的小亭子。此处是作者的赏景之处。 4. 雨余:雨后。 5. 泉眼:泉水涌出的地方。 6. 澄潭:清澈的水池。 7. 风静:风平浪静。 8. 钓丝:钓鱼的绳子或线。 9. 古戍:古代边防驻兵的地方。 10. 寒芜:荒芜的景象,多指秋冬季节的田野。 11. 野彴:野外的小桥。 12. 白纻:用白色苎麻纤维织成的布,也指一种歌舞。 13. 酤酒:买酒。 14. 青旗:酒旗。 15. 游妓:出游的歌女。 16. 槿篱:木槿花的篱笆。 17. 桃李成蹊: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不自夸,能感动别人。 18. 鱼盐为市:鱼盐和各类物品在市场上交易。 19. 日中:正午时分。 20. 桑麻万顷:指广阔的桑树和麻田。 21. 晴氛:晴朗的天空。 22. 丝竹:弦乐器与管乐器的总称。 23. 岭云:山岭上的云彩。 24. 垅麦:麦田。垅,田间种植作物的土埂。 25. 莺迁:古人认为莺喜爱择善而居,后用“莺迁”表示迁徙。 26. 芳塘:有花草的池塘。 27. 鹭下:白鹭降落。 28. 鹤盖:古代显贵出行时的车盖。这里借指出行的官员。 29. 翩翩:风度翩翩。 30. 肯:愿意。 31. 主人:作者自指。 32. 终宴:宴会结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生活的诗词,诗人在观赏郡斋西亭的风景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思考。诗人以浓墨重彩的手法勾勒了山水、村落、市井等景观,从细雨初霁的泉眼到平静如镜的湖面,从绿意盎然的田野到繁华似锦的城市,再到悠然自得的白居易和忙碌劳作的农民,展现了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画卷。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许多古典意象,如蝴蝶、游妓、暮霭、鹤盖等,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历史韵味。总体而言,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作者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杨亿。此诗创作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此时的杨亿任礼部郎中,知制诰,其后又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等职位。 在这个时期,宋朝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然而,随着对外扩张和加强对内部的控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在此背景下,杨亿作为文人官员,既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也有着对个人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在地方任职时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以郡斋西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邀请,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