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神农氏位酌献用《禔安》。
先啬之功,神实称首。
以耜以耒,俶载南亩。
列籍皇坟,亿世是守。
何以为报,爰洁兹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先啬": 这里是指最早教人们种植庄稼的人,即神农氏。
"耜":古代一种农具,类似于现在的铁锹或锄头。
"耒":也是古代的一种农具,主要用于翻土。
"俶载南亩":这里的"俶"指的是开始,"载"指从事某种活动,"南亩"指的是南方的农田。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开始在南方的土地上耕种。
"列籍皇坟":这里的"列籍"指排列祭祀的位次,"皇坟"则是指黄帝的陵墓。
"亿世是守":这句话的意思是守护亿万代。
"爰洁兹酒":这句话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敬意,意思是清洁了这种酒来献给神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神农氏位酌献用《禔安》》为南宋诗人郑樵所作。诗人在此赞颂了神农氏的丰功伟绩,他以耕犁种植开启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新篇章。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神农氏以及他的伟大事业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从“先啬之功,神实称首”开篇,强调了神农氏在农业生产中的卓越贡献。这里的“先啬”即指神农氏,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教会了人们使用农具进行耕作。神农氏不仅发现了五谷,还发明了耕种工具——耜和耒。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神农氏敬仰之情,认为他是农业生产中功劳最为显赫的神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神农氏的贡献:“以耜以耒,俶载南亩。”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神农氏是如何通过使用农具来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俶载南亩”意味着神农氏开创了农耕文化的新纪元。
接着,诗人强调,神农氏的伟大事业得到了世人的传承和发扬,“列籍皇坟,亿世是守”。这里,“列籍皇坟”代表了对神农氏事迹的记载和传承,而“亿世是守”则表明这些事业被后世世代代守护着。这表达了诗人对神农氏事业得以延续的欣慰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神农氏崇敬之情,并以此作为自己献酒的初衷。“何以为报,爰洁兹酒。”诗人提到,唯有将美酒献给神农氏,才能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这两句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神农氏的无尽崇敬。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歌颂神农氏的丰功伟绩为主题,通过对神农氏的贡献和事业传承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神农氏的深深敬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业文明的尊重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神农氏位酌献用《禔安》》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公元1161-1194年),正值南宋抗金战争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陆游积极参与抗金活动,曾担任江西、福建等地的军事幕僚,为抗金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怯战,陆游的抗金理想并未实现,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时,陆游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抗金抱负未能得到实现,个人生活也颇为坎坷。然而,正是这种困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更加深沉的情感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与陆游的创作密切相关。南宋时期,国家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游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神农氏位酌献用《禔安》》便是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佳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