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丁卯桥村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个月色明亮的宁静夜晚,旅人静静地停泊在岩石前的岸边。远处传来狗叫和石桥的声音,院子里的人们已经散去并进入了梦乡。紫色的菖蒲低垂在水边的栏杆下,红色的叶子占据了半艘小船。他们拥有回家的计策,那就是在南湖的两公顷田地中寻找安宁。

去完善
释义
许浑的《夜归丁卯桥村舍》一诗描绘了月光之下宁静的夜晚,诗人船到岩前靠岸时,惊醒了正在休息的家犬,而家里的人也已经安然入睡。此时,紫色的菖蒲依附在矮小的水栏旁,红色的叶子点缀在江船上。诗人准备开始自己的田园生活,在南湖拥有两顷田地以供生活所需。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月夜景象,诗人借着微风,感受到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这也正映衬了归客的心绪。颔联通过“桥响犬遥吠”这一细节,表达了沿途遇到的生机与活力,而“庭空人散眠”则暗示着家的温馨与宁静。颈联采用物景与人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田野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深深眷恋。尾联以“南湖二顷田”的悠然画面收尾,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此之后的生活图景,可谓一幅完美的田园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归丁卯桥村舍》是唐朝诗人许浑在公元84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许浑因为官场失意,辞去了朝廷的官职,回归田园生活。他游历了江南水乡,感受到了乡村宁静的生活氛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居生活的诗篇,如《夜归丁卯桥村舍》。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然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宁,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许浑在游览江南时,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正是许浑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乡村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