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因文采出众而受到人们的赞誉。
在公元769年,李益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任命为华州郑县尉。后来,他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等职。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
李益的诗才横溢,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其中,《登鹳雀楼》、《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品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然而,晚年的李益因为卷入政治斗争,受到了排挤和打击。他在政治上失势后,开始沉迷于酒色,生活变得颓废不堪。尽管如此,他的诗歌创作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李益在829年去世,享年81岁。他的诗歌作品在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