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游子吟
女羞夫婿荡,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女子害羞丈夫放荡不羁,客人觉得主人轻贱自己。
和众人一样遭受挫折,无地自容惭愧相见。
您并非青铜镜子,为何空照我的脸?
不要只看到衣服上的灰尘,却看不到内心如丝般的纯净。
人生应当追求荣耀繁盛,对待贤士不能懈怠。
请看那白日的奔驰,就像弓弦上的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子吟: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一类,表示流浪在外的人们的哀伤之情。
2. 女羞夫婿荡,客耻主人贱:指女方的丈夫不稳重,客人的主人无礼而羞愧。
3.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形容众人遇到此类情况也会感到愧疚,不好意思见面。
4.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表达你对我的态度并不友好,为何还要这样面对我。
5.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意思是你不要认为我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好,实际上内心还是纯净的。
6.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人生在世应该追求荣誉和兴盛,对待别人要有耐心,不要疲倦。
7.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弓弦上的箭一样快速飞逝。

去完善
赏析
《杂曲歌辞·游子吟》是一首描绘游子在外漂泊生涯的诗歌。开篇两句“女羞夫婿荡,客耻主人贱”揭示了游子的矛盾心态,他们既为妻子的担忧感到羞愧,又为受到主人的冷遇而惭愧。接下来的“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则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与其他人相遇时,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难为情。
接着,诗人以“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质问游子,你们不是那能明察秋毫的青铜镜,为何还要对着自己空空如也的面孔呢?意味着他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困境,而不是沉溺其中。接下来的“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提醒游子,不要只看到衣上的灰尘,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坚定。
最后,诗人劝勉道:“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人生应当追求荣耀与兴盛,对待别人要有耐心,不要轻言放弃。你看那太阳飞逝而过,如同弦上的箭一样迅速,时间是无情的,我们应当珍惜并善用每一刻。
这首诗歌通过对游子心理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提醒他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勇往直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游子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德宗贞元时期(公元785年-805年),此时的李益正处于人生转折点。他初入官场,任侍御史,后因与宦官关系紧张被贬为刺史。在这期间,他曾多次被调任,饱尝了宦海沉浮的滋味。
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表面上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宦官势力日益强大,朝廷内部的斗争也愈发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益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心境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杂曲歌辞·游子吟》中所描绘的那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