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词

标题包含
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yuangong009
去完善

译文
湘江边的斑竹枝头,有锦翅鹧鸪翩翩飞起。每一个地方似乎都飘散着湘云的离愁别绪,可情郎啊,你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归来?
yuangong009
去完善
释义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相传舜帝南巡时崩于湘江,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寻夫,泪洒竹上,形成了斑竹。 湘云:指湖南省一带的云。 鹧鸪:鸟名,形似母鸡,羽毛黑白相间,尤以颈部和翅膀最为显眼,常在竹林中觅食,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
yuangong009
去完善
赏析
《鹧鸪词》是唐代诗人李益所创作的诗词作品。本诗以湘江畔的斑竹为引,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如画的美景中,一对美丽的鹧鸪翩翩起舞,它们展翅飞翔,给画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氛围。 然而,这幅美好的画面却隐藏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展现了女子期盼丈夫归来的心情。尽管眼前风景如画,但心中的思念让她无法欣赏这美景,只能担忧丈夫的安危和归期。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将女子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诗歌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又有深沉的情感寄托。通过对鹧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与哀愁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深远的哲理内涵。
yuangong00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词》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即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 在李益生活的时代,唐朝正面临着边疆战乱和内忧外患的困扰。当时,吐蕃、回鹘等周边民族对唐朝的边疆地区构成了威胁。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文人,李益为了报效国家,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军队,成为了一名戍边将领。 在这首《鹧鸪词》中,李益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坚韧精神。他通过对鹧鸪鸟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家园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争的残酷现实,也表现出作者作为一名将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yuangong00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