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洛桥

标题包含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哆拉ly
去完善

译文
在金谷园的柳树之间,春天来临之时仿佛在跳舞般摇曳生姿。当美丽的景色呈现在眼前时,独自一人踏上洛阳桥欣赏。
哆拉ly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谷园: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是晋朝石崇的别墅所在地。此处指代洛阳一带地区。 2. 柳:柳树。 3. 春来:春天来临的时候。 4. 似舞腰:形容柳树枝条在春风吹拂下如同翩翩起舞的腰肢。 5. 那堪:表示禁不住、承受不住的意思。 6. 好风景:美好的景色。 7. 洛阳桥:又名洛水桥,古桥名,位于古洛阳城外。此处借指洛阳。
哆拉ly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金谷园中的柳树在春天的摇曳姿态,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致。诗人以“独上洛阳桥”表达出自己独自欣赏美景的孤独心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哆拉l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洛桥》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时期(公元806年-820年)。 此时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阶段,政治逐渐腐朽,战争频繁。李益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曾参军入伍,亲身经历了战乱的痛苦。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上洛桥》这首诗中,李益通过描绘洛阳桥的美丽风光,寄托了战乱年代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哆拉l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