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立秋前一日览镜

标题包含
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我爱香港文学
去完善

译文
让一切世俗纷扰都远离我身,人生不过是镜子里的影像。 唯有这两鬓的花白头发,明天又将面对萧瑟的秋风。
我爱香港文学
去完善
释义
《立秋前一日览镜》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立秋前一天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1. 万事销身外:这里的“万事”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和烦恼。销,指消散、抛开。身外,指的是与身体无关的事物。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抛之脑后的心情。 2. 生涯在镜中:这里的“生涯”指的是人的一生、生活经历。镜中,指的是镜子里的形象。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镜子观察自己人生经历的过程。 3. 惟将两鬓雪:这里的“两鬓雪”指的是诗人的白发。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 4. 明日对秋风:这里的“秋风”指的是秋天的寒冷的风。这句诗句预示着诗人明天将面临秋天的寒冷,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
我爱香港文学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感悟的古诗。诗人以“览镜”为题,寓意深刻。首句“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他认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纷争都是暂时的,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清自己真实的面貌和生活状态。 接着,诗人以“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作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望着镜子里的白发,想象着明日的立秋时节,秋风萧瑟,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这一意象富有哲理,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他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道理:人生中的得失、荣辱都不应过分执着,唯有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我爱香港文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秋前一日览镜》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在这段时间里,李益历经了人生的波折,包括宫廷政变、战争和社会动荡等事件,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诗歌创作繁荣,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然而,唐朝中期开始,朝政逐渐腐朽,宦官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时代背景对李益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益作为一个文人,他深感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因此,这首《立秋前一日览镜》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爱香港文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