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破讷沙二首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见风吹来的沙子在移动,多年的时间里都看不到小草生长的迹象。
不要说塞北没有春天到来,总会有春天降临的时候,只是不知道在哪里。
大雁在破讷沙的头上飞翔,鹈鹕在泉水边结束了一天的觅食,刚刚返回。
明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寒冷的月光洒在平坦的沙漠上,如同铁衣一般闪耀。

去完善
释义
1. 度破讷沙:即渡破讷萨,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2. 风来沙旋移:形容风吹来的沙尘旋转移动。
3. 经年:多年。
4. 不省:不留意,没注意到。
5. 塞北: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北、山西、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
6. 破讷沙头:破讷萨附近的地方。
7. 雁正飞:大雁正在飞翔。
8. 鸊鹈泉:唐代西北边疆的一处泉水。
9. 战初归:刚刚结束战斗回来。
10. 平明日出:太阳刚刚升起。
11. 东南地:东方和南方的土地,这里指沙漠边缘的草地。
12. 满碛寒光:整片沙漠都反射出寒冷的月光。
13. 生铁衣:形容铁制的盔甲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边疆草原的苍茫景象和戍边将士的生活。第一首诗中,“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展示了沙漠的无常与荒凉,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有春天的到来,诗人以“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无尽的希望。
第二首诗中,“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描绘了边关的战斗生活,而“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则表现了战士们的坚定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心态,即使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仍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度破讷沙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时期(756-805年)。在这期间,唐朝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
李益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军旅生活,抒发家国情怀。《度破讷沙二首》中,李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战场的壮美景色和英勇将士的战斗场景,展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和平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