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天你将踏上通往巴陵的道路,而那秋日的群山,又将隔开多少层距离。

去完善
释义
巴陵:今湖南岳阳;几重:形容山峦叠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前两句点明主题,交代了背景——十年的战乱与分离,为后文铺垫了沉重的历史氛围。接着,“问姓”与“称名”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两人从陌生到熟悉的微妙心理变化。“别来沧海事”一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最后两句则从眼前的相聚转向未来的别离,通过“秋山又几重”的意象,把空间的阻隔与时间的流逝融为一体,余韵悠长。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既有个人的悲欢离合,也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见外弟又言别》是唐代诗人李益所著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的唐朝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李益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位无忧无虑的书生变成了一个为了生活奔波的游子。这首《喜见外弟又言别》正是他在漂泊生活中有感而发之作,反映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