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宿闻雁

标题包含
水宿闻雁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洋娃娃_7071
去完善

译文
突然成对的早起大雁,令人惊讶的秋水拂过窗户。在漫长的夜晚中人们悄然醒来,星星和月亮照亮了整片江水。
洋娃娃_7071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宿:水边的住处。 2. 忽为双:忽然变成一双。这里指原来是一行飞过的孤雁,忽然变成了两只。 3. 惊秋:因秋天的到来而惊讶。 4. 风水窗: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映在窗户上。 5. 夜长人自起:夜晚很长,人们自然醒来。 6. 星月满空江:星星和月亮洒满整个江面。
洋娃娃_7071
去完善
赏析
《水宿闻雁》是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思念家乡的诗。 诗的首句“早雁忽为双”,通过描述大雁的突然聚合,反映了季节的变换。这里的“早雁”既指秋天的大雁,也暗示了离家已久的诗人。接下来的“惊秋风水窗”,描述了大雁飞过秋天的水面时带起的涟漪,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 接下来,“夜长人自起”表现了夜晚的漫长和诗人的孤独。在漫漫长夜里,诗人独自一人醒来,看着满天繁星和月光洒在江水之上。这个场景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洋娃娃_707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宿闻雁》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时期(780-805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百废待兴之时。 在这个时期,李益个人生活坎坷。他曾入仕为官,却因个性刚直不阿而遭到排挤。在仕途受挫之后,李益开始游历四方,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段漂泊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动荡和民众的疾苦。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安史之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导致了大量的生灵涂炭和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这个时代也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才情抒发着家国情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洋娃娃_707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