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从军北征

标题包含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sallyminwoo
去完善

译文
天山雪景后的海风寒冷,独奏横笛曲《行路难》显得异常凄楚。在沙场上英勇战斗的三十万将士,在这时纷纷回头望向那明亮的月光。
sallyminwoo
去完善
释义
天山:位于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这里代指边疆。 碛(qì):沙漠,这里指的是边关的荒漠地区。 一时:即全体一起的意思。
sallyminwoo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和心情。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写出了边疆的寒冷,暗示了士兵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次句“横笛偏吹行路难”通过横笛之声传递出士兵们的无奈和艰辛;第三句“碛里征人三十万”点明了士兵的数量之多,展现了军队的壮盛;末句“一时回首月中看”表现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使人感受到他们的坚韧和豪情。
sallyminwo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从军北征》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表达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左右,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边境战争仍频繁爆发。 在这段时间里,李益历经了人生的起伏波折。他曾两次被任命为县尉,但均因不合时宜而遭贬。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唐朝国力逐渐衰落,边疆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益的诗多以反映民生疾苦、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从军北征》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代表,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sallyminwo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