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汴河曲

标题包含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篮球油腻哥
去完善

译文
汴水河向东流淌,春意盎然;而隋朝的皇宫早已化作尘土。路过的行人啊,请不要走上长长的河堤去眺望,因为当风吹起杨花时,会带来令人伤感的思绪。
篮球油腻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汴水:指汴河,是古代黄河支流,穿越今河南、安徽等地,至江苏入淮河。 2. 隋家宫阙:指隋朝的皇宫,此处泛指隋朝时的建筑遗址。 3. 成尘:意为化为尘土,指成为废墟。 4. 行人:旅途中的人。 5. 长堤:汴河上的长堤。 6. 杨花:即柳絮。 7. 愁杀人:形容极度的忧愁与悲伤。
篮球油腻哥
去完善
赏析
《汴河曲》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汴河景色的小诗。通过描写汴河的繁华景象和隋朝宫阙的破败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篮球油腻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汴河曲》是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汴河流域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世纪下半叶,正值唐玄宗、肃宗、代宗时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国力逐渐衰落,但仍然保留着盛世的余晖。 李益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曾任陇西郡守。李益年轻时曾参与政治斗争,但并未取得成功。他的诗歌创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政治抱负、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这些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个时代,唐朝的国力虽然逐渐衰落,但由于前代的积累,社会经济和文化仍然保持着繁荣的局面。汴河是唐朝的交通要道,连接着长安和东南沿海的各个城市。汴河流域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咏。李益的这首《汴河曲》正是以此为背景,展现了汴河两岸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篮球油腻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