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的国家繁荣昌盛,古代的长城成为了象征。有时天空阴暗,没有风沙也让人不安。现在是开明的皇帝在位,不需要战争也能确保四海升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汉家:汉朝。这里指唐朝。
2. 上郡:战国秦汉时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在今陕西北部一带。
3. 秦塞:秦朝的边界,即指古代长城。
4. 有日云长惨:有云的时候天空显得格外阴暗。
5. 无风沙自惊:没有风的时候沙尘自己也会飞扬起来。
6. 圣天子:对皇帝的尊称。
7. 四夷:四方各族,这里代指边疆民族政权。

去完善
赏析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赏析:
这首《登长城》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长城的所见所感。首句“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说明了长城的悠久历史和地理位置。“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描述了长城周边的恶劣气候和环境,以及作者在此环境下所产生的忧虑和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则表达了作者的期盼和信念:在一位英明的皇帝的统治下,国家实现了和平与繁荣,不再需要战争来维护国家的安定。这首诗既有对长城这一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又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长城》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益创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在那个时候,中国的边疆地区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尤其是北部边疆的游牧民族。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唐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建设,其中长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益本人也曾亲身经历过边疆战争生活,他多次出任北疆边镇节度使幕僚,对边疆的防务情况非常了解。因此,当他登上长城,看到长城蜿蜒起伏的雄壮景象时,不禁心潮澎湃,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描绘长城、赞美边疆将士英勇抗敌精神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