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发军中

标题包含
夜发军中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译文
身边的战马受到惊吓,宝剑在剑鞘里发出嗡鸣。 半夜时分,紧急军情传来,匈奴来袭,攻破了六个城池。 关键时刻,我军迅速分成暗阵迎敌,太乙指挥神兵参战。 在风起云涌中奋勇作战,如同猛虎恶狼般顽强争斗。 今天我们的边防战斗,只为了护国卫民,而非追求名利。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释义
1. 夜发军中:夜晚出发从军。 2. 边马:边疆的战马。 3. 边庭:边疆地区。 4. 缘赏不缘名:指士兵们为了获得奖赏而愿意冒险作战,不是为了个人名誉。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赏析
《夜发军中》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边疆戍楼生活的诗歌。首联描述了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战马受到惊吓,雄壮的宝剑在剑鞘中发出鸣响。颔联则描绘了紧急的军事行动,敌情突然来临,战士们在夜色中集结起来。颈联和尾联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激烈和战士们舍生忘死的豪情,彰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全诗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充满激情。通过细致的心理描绘和紧张的氛围营造,展现出将士们英勇善战、保卫家园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对于了解和研究唐代边疆生活和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发军中》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这是唐代中晚期的一段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 李益生于唐朝世家,早期仕途较为顺畅,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然而,他在担任侍御史时因失言获罪,被贬为卫州司马。此后,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曾在边疆地区任职,亲身体验了边塞的军旅生活。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真实感受。 在贞元年间,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虽然恢复了国家的统一,但国力大减,边疆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背景下,李益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了边塞戍楼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士兵们的同情。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