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晓角

标题包含
听晓角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翱翔银鹰
去完善

译文
无数南飞的大雁似乎也被这萧瑟的景象所阻滞,无法振翅高飞,而凛冽的秋风却将它们的身影与边塞的《小单于》曲调一同卷入无尽苍茫之中。
翱翔银鹰
去完善
释义
塞鸿:指迁徙的大雁;小单于:曲名,这里暗喻边塞的战歌或胡笳之声。
翱翔银鹰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边霜”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吹角当城汉月孤”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描绘了边塞清晨的孤寂与荒凉。前两句奠定了整首诗沉郁悲凉的基调。 后两句“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借景抒情,用大雁难飞隐喻征人归乡之艰难,同时以秋风中的《小单于》曲调烘托出边塞生活的凄苦与无奈。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貌,又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边塞景色的真实刻画,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堪称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翱翔银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益正处于仕途坎坷、羁旅边塞的人生阶段。当时唐朝边疆时有战事,李益多次出入边塞,对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有着深切体会。在一个霜落榆关的秋夜,他听到城头吹响的晓角之声,那孤寂哀婉的音调,在清冷月色中更显凄凉,触动了他深沉的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于是写下了这首《听晓角》。
翱翔银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