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崔邠登鹳雀楼

标题包含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酷特
去完善

译文
眼前风云变幻,令人顿生归乡之念;纵然此刻并非春天,但极目远眺时,心中依然不禁涌起深深的感伤。
酷特
去完善
释义
风烟:比喻战乱或世事变幻;思归:思念家乡或故土。
酷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鹳雀楼为契机,通过对历史兴衰与人生短暂的沉思,表达了深沉的怀古幽情。开篇描绘了鹳雀楼的雄伟景象以及远方朦胧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氛围。随后笔锋一转,将镜头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用“汉家箫鼓”与“魏国山河”两个意象,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岁月无情的叹息。下片则从时间的流逝切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对比“千年”与“一日”,凸显出人类面对浩瀚时空的渺小与无力。结尾处,借助“风烟并起”的动荡画面,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归思,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现实的细腻体察,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酷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益正处于人生中历经沧桑、感慨万千的阶段。他登临鹳雀楼,此楼位于黄河之滨,本就是文人墨客常来怀古思今之地。当时唐朝虽处于鼎盛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社会矛盾开始显现。李益联想到历史上汉魏等朝代的兴衰更迭,再结合自身所处时代以及个人遭遇,心中涌起无限愁绪。而与友人崔邠一同登楼,眼前的山河壮阔之景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历史变迁、时光流转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意境雄浑又饱含忧思的诗作。
酷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