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我已老态龙钟,被人遗忘抛弃,但你依然关怀备至,叮嘱我要小心人生的风浪,实在令我感到惭愧。

去完善
释义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慎风波:小心世路险恶。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点明诗人身处逆境,虽有“优诏”加身,却难掩内心失落。“世事空知学醉歌”一句道尽其对现实的无力感与对命运的嘲讽。第二联通过自然景象烘托气氛,“江上月明”与“淮南木落”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季节变化,又暗喻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凄凉。第三联则转为自省,一面庆幸暂时得以安顿,一面感叹岁月无情。末尾两句直抒胸臆,将个人衰老与世态炎凉交织在一起,同时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在沉郁中透出几分豁达与温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此时的唐朝也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刘长卿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颇有些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这一经历使他对官场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也结交了众多文人墨客,如薛六、柳八等,他们共同游历山水,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刘长卿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的风云变幻,以及人们在面临变革时的心态。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与朋友告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后世读者,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