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郑闳中挽辞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郑闳中挽辞二首 其一
南宫平昔佐文衡,丽赋亲聆掷地声。群进士中连得隽,四先生里旧知名。严凝□□来何暮,潇洒安舆去已轻。万里故乡归不得,要离冢畔有佳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号颍阳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韩亿是北宋名臣,母亲为宋仁宗皇后之妹。 韩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京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南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礼部,掌管科举考试。 2. 文衡:指选拔人才的过程。 3. 丽赋:优美的诗赋作品。 4. 掷地声:比喻文章优美,落地有声。 5. 进士:科举考试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 6. 隽:指科举考试及第者。 7. 四先生:指北宋著名学者胡瑗、孙复、石介和韩琦四人,他们在学术和教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8. 严凝:严寒天气。 9. □□:此处缺失的词语,原句为“严凝时节来何暮”,意为冬天寒冷的时候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10. 安舆:平稳的车辆,这里指灵车。 11. 要离冢: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勇士,他的墓地在这里,表明墓地的位置。 12. 佳城:指坟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韩维为悼念郑闳中而作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南宫平昔佐文衡,丽赋亲聆掷地声”描述了郑闳中在南宫为官时,他的才华横溢,其诗篇华丽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接下来“群进士中连得隽,四先生里旧知名”则赞扬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他也是四先生之一,享有很高的声誉。 颔联“严凝□□来何暮,潇洒安舆去已轻”,"严凝"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郑闳中的死,暗示他去世的突然和沉重。而“潇洒安舆去已轻”是说郑闳中去逝时的平静和安详,显示出他对生死的达观态度。 尾联“万里故乡归不得,要离冢畔有佳城”,表达了诗人对郑闳中去逝的惋惜和对生命的感叹。“万里故乡归不得”,是说郑闳中去世后再也无法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要离冢畔有佳城”,以古代英勇的刺客要离自喻,赞美郑闳中有着高尚的品质,即使在他去世后,也会有人为他筑起美好的墓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郑闳中挽辞二首 其一》是北宋著名诗人韩维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57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仁宗皇帝统治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韩维正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一职,是皇帝身边的文学顾问和政治助手。他的好友郑闳中因病去世,这让韩维感到十分悲痛。作为悼念挚友的诗篇,韩维通过描述郑闳中的品格和成就,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一时期,北宋的社会风气注重文人士大夫的修养和品行,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韩维的诗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伦理和人格力量,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郑闳中的赞美,传达出对人生价值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