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凉听雨

标题包含
夜凉听雨
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 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细雨,夜幕深沉,凉意袭来,使枕上的客人屡屡惊醒。尽管还未到秋天的时候,雨滴落在梧桐树上,也让人听了心生厌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暑雨:夏季的阵雨。 2. 沉沉:形容密集的样子。 3. 凉欺客枕:意指夜晚气温低,令客居在外的人无法安睡。 4. 频醒:多次醒来。 5. 虽然:尽管这样。 6. 秋时候:秋天的时候。 7. 滴在梧桐:雨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夜凉听雨》是一首描绘夏末秋初夜雨的诗歌。诗人以沉郁的笔触,通过深沉的雨声、凉意和孤独的梦境,勾勒出一幅初秋时节的夜景图。诗的开篇两句“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描述了夜雨中深沉寂静的氛围和凉意侵袭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入睡的苦恼。接下来的“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以“梧桐”这一典型的秋意景物作为意象,强调虽未至秋天,但诗人已感受到了秋雨的凉意与忧郁氛围,并对其感到厌烦。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凉意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外部环境的敏锐感受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认知。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孤独、忧思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凉听雨》是南宋诗人施枢的一首描绘秋夜雨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南宋建立,由于金兵南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动荡。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可能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他可能在官场生涯中受到排挤,感到失望;他也可能在战争环境中感受到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这些人生经历都为他创作《夜凉听雨》提供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生活素材。 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频繁发生,人们普遍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感到担忧。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夜雨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用“客思”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