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菊潭韵题秋潭买山图后
身世如萍漫浪休,机心谁遣误沙鸥。
从来风月惊人句,即是湖山买屋谋。
访友定寻云外寺,携壶须上竹边楼。
知音自有渔樵侣,莫被人称第一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漂泊不定,是谁让我误入歧途?
美丽的诗句总让人惊叹,也预示着未来的计划。
寻找朋友时必定要找寻那远离喧嚣的寺庙,
带着酒壶登上竹林旁的楼阁。
自然会有知己相伴,而不要追求虚名。
去完善
释义
1. 萍: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身世的漂泊不定。
2. 机心:心机、计谋的意思。
3.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这里是形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4. 风月惊人句:指描写风月美景的动人诗句。
5. 湖山买屋谋:指在湖光山色中购置房产的计划。
6. 云外寺:形容远在高处的寺庙,这里用来比喻要寻找的隐逸之处。
7. 竹边楼:有竹林的地方建起的楼阁,寓意清新脱俗的生活。
8. 知音:指能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
9. 渔樵侣:渔民和樵夫这样的朋友,这里表示结交的普通百姓。
10. 第一流:指最高水平,这里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名利地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身世如萍”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机心谁遣误沙鸥”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反讽,透露出诗人在复杂社会关系中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中的“从来风月惊人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钟爱,通过描绘“湖山买屋谋”的意境,展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中“访友定寻云外寺”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交流、寻找心灵的慰藉的愿望,而“携壶须上竹边楼”则展示了他登高望远,借酒消愁的心态。
尾联中的“知音自有渔樵侣,莫被人称第一流”则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世俗纷扰,找到真正的知音和生活方式的渴望。整首诗在咏物言志的同时,充分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树一帜的个性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菊潭韵题秋潭买山图后》是南宋诗人施枢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北方由金国统治,南方则由南宋王朝统治。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往往崇尚隐逸生活,向往田园风光。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也曾有过一段郁郁不得志的时期。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成功。后来,他曾在官场任职,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向往隐逸的生活,也使他更加关注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
在这一时期,施枢与其他文人墨客一样,也喜欢在诗画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他在看到秋潭买山图后,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和菊潭韵题秋潭买山图后》。在这首诗中,他以菊花、潭水、山峰等景物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