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丛霄旧样亲传,琢就玉烟凝白。悠扬彩凤,恰从云杪飞来,数声又趁鸳鸯歇。零落碧桃花,点春风如雪。清绝。更宜秦女,银筝唤取,楚娥瑶瑟。旋炙娇簧,只愁夜深寒咽。相看老矣,剩须陶写留连,尊前递把红牙节。归去画船时,满西湖明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离去缑山,宴会结束于武夷山,晶莹如玉的声音回荡四方。空中曾见古人容颜,那玉烟般的场景让人回忆。传来婉转的凤凰之音,仿佛来自云端的深处,当它停歇时,鸳鸯也随之休息。碧桃的花瓣散落下来,犹如春风中的白雪。
美妙至极。那些熟悉秦女的音调,用银筝来召唤她,让楚娥弹奏起瑶瑟。燃烧炉火后的娇媚音符,只怕深夜寒冷。人生短暂,只能珍惜剩余的时光,在酒桌旁相互陪伴,递上红牙节。待到返回画船之时,正好是满湖明月的良辰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石州慢:词牌名,本为《石州》之变体。
2. 题玉笙手卷:手卷指画卷;玉笙是古代竹管乐器之一,多用于诗词中。
3. 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此处暗示仙境。
4. 武夷:中国福建省武夷山,传说为仙人会聚之处。
5. 琼响:形容音乐优美动听,有如琼浆玉液之音。
6. 丛霄旧样: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7. 亲传:亲自传授。
8. 琢就玉烟凝白:指乐器的制作精美。
9. 悠扬彩凤:比喻音乐美妙。
10. 云杪:云端。
11. 鸳鸯歇:比喻音乐的和谐美好。
12. 碧桃花:桃花的一种,象征美丽与活力。
13. 零落:凋零、飘落。
14. 清绝:形容音乐之美妙无比。
15. 更宜:更适合。
16. 秦女:指秦始皇的女儿阿房公主。
17. 银筝:古代乐器之一,此处代指音乐。
18. 楚娥:楚国的仙子。
19. 瑶瑟:指用美玉装饰的琴瑟,也泛指精美的乐器。
20. 旋炙:烧烤之意,此指奏乐时燃烧蜡烛。
21. 娇簧:指鸟雀的鸣叫。
22. 夜深寒咽:指夜深人静之时。
23. 老矣:指时间流逝。
24. 陶写留连:指沉浸在音乐之中。
25. 尊前:指酒席间。
26. 红牙节:指演奏乐曲的节奏。
27. 归去:指曲终人散之时。
28. 满西湖明月:指月明之夜,西湖美景如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面。以“缑山”、“武夷”仙境为背景,展现了音乐的优美和神秘。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音乐之中,感受到了悠扬的乐音如同彩凤从云间降临,又如同鸳鸯在水面嬉戏,极富诗意。同时,作者又以“秦女”、“楚娥”为比喻,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演奏者的赞美。最后,词人以画船、明月为引子,表现出一幅和谐的音乐画卷。整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368年前后,正值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之际。
在这段时间里,张翥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原本在元朝担任高官,但随着元朝的衰落和明朝的兴起,他的地位一落千丈。然而,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思考。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元朝的灭亡、明朝的建立、战争的频繁、人民的苦难以及社会的风云变幻。这些背景知识为张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得以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