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东风一夜催春到。
杨柳朝来好。
莫辞尊酒重携持。
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
凤台园里新诗伴。
不用相追唤。
一声清唱落琼卮。
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一夜吹来了春天的气息。
早晨,杨柳枝头上开满了新叶。
不要推辞这美酒,再次共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情感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呢?
凤凰台上的诗篇陪伴着我。
不必再去追寻过去的日子。
一曲清唱如同落下的琼浆美玉。
千顷的西风和烟浪,晚云也在慢慢地飘散。

去完善
释义
1. 虞美人:词牌名,以南唐李璟的《虞美人·春花秋月夜》为代表作。
2. 叶梦得:字少蕴,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词和散文成就较高。
3. 东风:春风。
4. 一夜:指时间短暂,比喻春天的到来迅速。
5. 杨柳:春天植物,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6. 莫辞:不要推辞。
7. 尊酒:美酒。
8. 重携:再次携带。
9. 尊酒重携持:指再次举杯饮酒。
10. 老去:指年龄增长。
11. 情怀:心情,感受。
12. 能:是否。
13. 几人知:几个人知道。
14. 凤台园:地名,具体地点未详。
15. 新诗:新的诗篇。
16. 相追唤:相互追逐呼唤。
17. 清唱:清亮的歌唱。
18. 琼卮:美酒的杯子。
19. 千顷:形容面积很大。
20. 西风:秋天的风。
21. 烟浪:烟雾般的波浪。
22. 晚云:傍晚的云彩。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佳作,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东风一夜催春到”,作者用东风和春天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一夜东风,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它催动着春天来临,万物生长。这里的“催春到”,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杨柳朝来好”,作者用杨柳的形象,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朝来的杨柳,绿意盎然,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里的“好”字,既是对杨柳美的赞美,也是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莫辞尊酒重携持”,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与亲朋好友共度春天的愿望。尊酒,指美酒;携持,指携手同行。这句诗告诉我们,作者希望与朋友一起举杯庆祝春天的到来,共享生活的美好。这里的“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则是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理解和感悟。
“凤台园里新诗伴”,作者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凤台园里创作新诗的情景。新诗,指作者创作的新诗;凤台园,是一个象征性的地名,代表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这句诗告诉我们,作者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相伴。
“不用相追唤”,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不用相追唤,意味着作者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他相信自己的生活会有美好的诗篇。这里的“一声清唱落琼卮”,则是对这种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最后两句诗,作者以千顷西风和晚云的形象,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西风烟浪,象征着生活的起伏;晚云迟,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风雨,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在生活的舞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词人叶梦得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4年,正值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灭亡和金兵南侵的战乱,社会动荡不安。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江苏苏州人。他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然而,在南宋初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政治生涯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首《虞美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这一时期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金兵南侵的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叶梦得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因此,在这首词中,他以虞姬自喻,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