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

标题包含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
我所思兮文丞相,英风凛凛照穹壤。 失身匍匐草莽间,屡迫以死弥忠壮。 虚空可变心不变,吐语铿然金石响。 想公骨朽化为土,生树开花亦南向。 呜呼五歌兮并凄怆,望公不见愁泱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所思兮是文丞相,英勇之风凛凛照耀天地。 虽身处困境仍保持忠诚与壮烈,多次面临死亡却从未改变。 即使世事变幻,他的信念依然坚定,说出的话如同金石般铿锵有力。 想象他化作了尘土,生长的树木和盛开的花朵都向着南方。 啊,这五首歌谣共同诉说着悲伤,望着他的身影却无法见到,我的愁绪如海洋一般广阔。
去完善
释义
1. 文丞相:即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是南宋抗元斗争的最高领导者。 2. 英风:英勇的风度。 3. 凛凛:严肃不可侵犯的样子。 4. 穹壤:天地之间。 5. 失身:丧失自身尊严。 6. 匍匐:形容极为谦卑。 7. 草莽:原指草丛,此处代指民间。 8. 弥:更加。 9. 虚空:佛教用语,指空虚、无实体的事物。 10. 吐语:说话。 11. 铿然:声音响亮。 12. 金石:金属与石头,此处以金石比喻坚定的品质。 13. 骨朽:骨骼腐烂。 14. 南向:朝南的方向,这里指南宋故地。 15. 呜呼:表示悲伤或叹息的词语。 16. 五歌:此处指《和文丞相六歌》中的第五首歌。 17. 凄怆:悲伤。 18. 望公不见:看不见文天祥的意思。 19. 愁泱漭:形容忧愁如汪洋大海一般无边无际。
去完善
赏析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是一首描绘南宋末年文天祥丞相英勇事迹的诗作。诗人郑思肖通过对文天祥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诗中,郑思肖首先表达对文天祥的思念之情,称颂他的英雄气概如同照耀大地的光芒。接下来描述了文天祥在乱世中的艰苦处境,尽管被迫屈身于草莽之中,但他仍然忠诚坚毅,至死不渝。诗人强调了文天祥坚定的信念,即使环境变化,他的忠心始终如一。 郑思肖还通过想象文天祥遗骨化作尘土,而生长出的树木花朵仍朝南方向,表达了文天祥精神的不朽。最后,诗人感叹与文天祥的未能相见之愁,抒发自己对于这位英雄的哀悼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五》是南宋诗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后创作的爱国诗篇。这首诗作于公元1279年,即元朝灭宋的第二年。 在这个时期,郑思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生活在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时代背景下。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压迫百姓,使国家陷入了危亡的境地。这些因素促使郑思肖创作了许多富有家国情怀的诗歌作品,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战火连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蒙古铁骑南侵,横扫大江南北,终于在崖山海战中大败南宋,使得南宋灭亡。郑思肖作为一位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写下了这首激情澎湃的诗篇,表达了对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崇敬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