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仁仲赏梅

标题包含
和仁仲赏梅
万窍鸣饕风,千秋厄严雪。 花心独冲融,足以慰愁绝。 太和起孤根,枝上见明灭。 稍稍占芳辰,时时破苞结。 天葩忽晏粲,余卉尽骚屑。 培植幸逢贤主人,平台翠竹承清薰。 要看千树挂山月,肯把一枝萦鬓云。 轻风休吹落缤纷,待我诗成酬继君。 飞觞半酣未忍去,诗情花气相氤氲。 须知魏夫人,元长姑射神。 咄哉赵飞燕,况乃杨太真。 但愿华筵对晴昊,年年领袖百花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千万孔窍在风中咆哮,千年的严寒铺满白雪。 花朵的中心独自消融,足够安慰极度的哀伤。 天地之气催发孤独的根源,树枝上可见光明与熄灭。 逐渐占据美好的时光,时刻破壳而出绽放新蕊。 天上的花朵忽然盛开,其余的花儿都黯然失色。 幸运遇到贤良的主人,生长在高台的翠绿竹子承接着清新的气息。 想看见千树挂在山头的月亮,怎会把一枝缠绕在发丝之间。 轻微的风啊,请不要吹散这繁茂的花朵,等待我写诗来回应你的慷慨。 我的酒杯已经微醺,不愿离去,诗意和花香相互交缠。 要知道魏夫人,那是来自姑射山的仙女。 还有赵飞燕,何况是杨太真。 我只希望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盛大的宴席,每年都是百花的引领者。
去完善
释义
1. 饕风:指暴风雪。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的猛兽,这里用来形容风雪之大。 2. 千秋:千年,表示时间之久。 3. 厄:遭受,经历。 4. 严雪:猛烈的降雪。 5. 心:花朵中心。 6. 冲融:舒展自如的样子。 7. 愁绝:极度忧愁。 8. 太和:指春天的暖气。 9. 孤根:单独的根系,这里指梅花的植株。 10. 明灭:明亮与暗淡交替,这里形容梅花的开放过程。 11. 稍稍:逐渐。 12. 芳辰: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梅花盛开的季节。 13. 苞结:花苞的闭合与开放。 14. 天葩:天空中的花朵,这里比喻梅花。 15. 晏粲:灿烂的笑容,这里形容梅花的美丽。 16. 骚屑:形容草木凋零的景象。 17. 培植:培养,照顾。 18. 贤主人:这里指胡仁仲,作者的友人。 19. 平台:供人休息的平台。 20. 翠竹:绿色的竹子。 21. 清薰:清新的香气。 22. 看:欣赏。 23. 挂山月:指月光映照在山上。 24. 肯:愿意。 25. 鬓云:头发,这里指头戴梅花。 26. 缤纷:指落花纷飞的景象。 27. 诗成:诗歌完成。 28. 酬继君:回应胡仁仲的诗。 29. 飞觞:举杯祝酒。 30. 醺:醉意朦胧。 31. 诗人:这里指胡仁仲。 32. 花气:花香。 33. 氤氲:形容气氛融洽。 34. 魏夫人:东晋名士谢安的妻子,以美貌和智慧著称。 35. 元长: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36. 姑射神:出自《庄子·逍遥游》,指神仙般的人物。 37. 赵飞燕:西汉汉成帝的皇后,以美貌著称。 38. 杨太真:唐玄宗的宠妃,即杨玉环,以美貌著称。
去完善
赏析
《和仁仲赏梅》是南宋诗人胡寅的一首描绘梅花诗。诗中以梅花的坚强不屈的形象来赞美人的坚韧精神,并借梅抒发个人理想与情怀。 诗的开头“万窍鸣饕风,千秋厄严雪”两句描述了在狂风呼啸、大雪压顶的严寒环境中,万物受到摧残。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梅花却能悄然开放,因此有“花心独冲融,足以慰愁绝”。这里的“冲融”就是生命力旺盛的意思,以此表现梅花的顽强生存力。 接下来的“太和起孤根,枝上见明灭”描述了梅花的生长过程。在艰难的条件下,梅花从孤独的小根苗逐渐生长壮大,茁壮成长,最终枝头开花结果。而“稍稍占芳辰,时时破苞结”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梅花逐渐开放的情景,展现了梅花从小苞到完全盛开的自然之美。 接着的“天葩忽晏粲,余卉尽骚屑”则用对比手法凸显梅花的独特魅力。在这句中,“天葩”指的是天上美丽的鲜花,暗指梅花的美;而“骚屑”意为凌乱、不整齐。也就是说,在其他花草都被寒风吹得杂乱无章的时候,梅花却开得灿烂无比。 然后,“培植幸逢贤主人,平台翠竹承清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主人的赞美。在这里,诗人将梅花比作贤明的君主,因为他在培植梅花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努力。而翠竹则象征君子的高尚品质。 接着的“要看千树挂山月,肯把一枝萦鬓云”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景象。在这里,诗人以月亮为背景,勾勒出梅花高洁的气质;又以飘扬的头发为比喻,赋予梅花浓厚的诗意。 随后的“轻风休吹落缤纷,待我诗成酬继君”则传达出诗人对梅花的怜爱与呵护之情。他请求轻风不要吹散梅花,而是要等到他的诗作完成后,再让梅花凋谢。这里充分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飞觞半酣未忍去,诗情花气相氤氲”则是诗人陶醉于梅花的情景。在这里,诗人将饮酒与赏花相结合,尽情享受着梅花的芬芳与美好。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现出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仁仲赏梅》是南宋文学家胡寅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中,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金国和蒙古国的入侵使得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胡寅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深感忧虑,但他也坚定地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胡寅在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以雄浑豪放、寓意深刻而著称。在这首《和仁仲赏梅》中,他以梅花的形象象征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和仁仲赏梅》是在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展现了胡寅作为一位爱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