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封登高

标题包含
上封登高
今朝的的是重阳,独步崔巍觅醉乡。 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 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 闲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今天是重阳节,我独自漫步在高山上寻找陶醉的地方。 中午时分,满山的枫叶呈现出一片红色,秋天的岩石上有一枝菊花闪耀着金黄的光芒。 悠扬的禅音从寺庙传来,为游人提供心灵上的慰藉,疲倦的游客在这里可以闻到宴会和寝室里的香气。 闲暇时翻阅过去的文章,感叹时光流逝,回想着过去的功名成就,头发已经花白。
去完善
释义
1. "今朝":今天。 2. "的的是重阳":确认是重阳节。 3. "独步":独自漫步。 4. "崔巍":形容高大的样子。 5. "觅醉乡":寻找醉酒的地方。 6. "饱日山枫千树赤":太阳照耀下的满山的枫叶都变成了红色。 7. "绚秋岩菊一枝黄":秋天,岩石上的菊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8. "幽禅":隐士的沉思。 9. "应耶城供":应和着山谷的回响。 10. "倦客":疲惫的旅客。 11. "宴寝香":酒店中食物的气味。 12. "闲读旧题嗟岁月":悠闲地阅读过去的题目,感叹时光流逝。 13. "功名回首鬓毛苍":回顾过去追求功名的日子,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
去完善
赏析
《上封登高》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重阳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功名的追求。 首联“今朝的的是重阳,独步崔巍觅醉乡”,点明了诗作的主题——重阳节登高。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耸的山峰,寻找醉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颔联“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通过对山枫和岩菊的描绘,展示了重阳节时节的色彩斑斓。红彤彤的山枫和黄灿灿的岩菊相映成趣,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颈联“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表现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他先是感受到了禅宗的宁静,后又因旅途疲惫而渴望休憩。这种心境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尾联“闲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感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自己功名的期许。虽然年岁渐长,头发渐白,但诗人仍抱有建功立业的心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封登高》是宋代诗人胡寅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胡寅正经历着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原本是北宋时期的士人,但在金兵入侵中原时,随家人南渡,进入南宋政权。在南宋期间,胡寅历任官员,但因与权臣秦桧政见不合,被迫辞官归隐。在这段时期,他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时政的关切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北宋灭亡后,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仍然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然而,由于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南宋政权始终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如胡寅一样,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