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施舌

标题包含
西施舌
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羮。 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曹起妄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海中的众多鱼类中,有些并不知名,它们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菜,为成千上万条生命注入了生机。 然而这种鱼却被赋予了“西施舌”这个美丽的名字,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更多的遐想,也因此引发了许多无谓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海上:泛指沿海地区。 2. 凡鱼:普通鱼类。 3. 不识名:不清楚其名称。 4. 百千生命一杯羹:意谓很多条鱼的性命只够做一小碗羹。 5. 无端:无缘无故。 6. 更号:改称。 7. 西施舌:一种海味,据说其肉质滑嫩鲜美,古人称之为“西施舌”。 8. 重与儿曹:再次让孩子们产生贪欲。 9. 起妄情:激起过分贪婪的欲望。
去完善
赏析
《西施舌》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描绘了普通鱼类被人类捕捉、烹煮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类对自然的无情掠夺。诗中以“西施舌”为喻,暗含讽刺意味,引发人们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施舌》是南宋诗人吕本中的作品,创作于宋金对峙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陷于金国之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吕本中作为南宋文人,既有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又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感到痛心疾首。 在人生的道路上,吕本中曾数次遭贬,远离朝廷中枢,身处逆境。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即使是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依然有人为谋求个人利益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这便是他创作这首《西施舌》的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